查看完整版本: 【人文】憨山德清写的行书《书法钩玄》,笔法得晋唐正统[7P]

清疯 2025-4-30 15:19

【人文】憨山德清写的行书《书法钩玄》,笔法得晋唐正统[7P]

[color=Blue]憨山德清是谁?他是明朝佛教的一位得道高僧,被后人誉为是明末的四大高僧之一。

他原姓蔡,字澄印,号憨山,生于1546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。他原本出身于书香门第,自幼聪慧过人,十二岁便能诵读《四书》。

《书法钩玄》

憨山德清 / 行书



[img]https://q0.itc.cn/images01/20250428/1f25e085c6af451cb2f8a8ea2e319ed8.jpeg[/img]

有一个大好前景的他,本应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之路,但在嘉靖三十四年,德清因家族变故而萌生出家之念,十七岁时投湖北黄梅五祖寺剃度为僧。

初入佛门的德清拜于明雪关弟子云谷禅师门下,后又拜谒紫柏真可,获得“澄印”法号,并随之参学四方。

[img]https://q4.itc.cn/images01/20250428/6d3678ac984c4b718d829e30f41ca585.jpeg[/img]

他曾在五台山修行时因感“文字障”而燃指自惩,后遇红螺山遍融和尚点化,方悟禅机。

此后,他驻锡曹溪南华寺,以锐意经营使这座禅宗祖庭重焕生机,被尊为曹溪中兴祖师。

德清不仅在禅宗复兴中功勋卓著,更以博通儒释道三教的学识广受推崇。他主张“禅净双修”,倡导念自性佛,其思想与六祖惠能的禅学精髓遥相呼应。

[img]https://q2.itc.cn/images01/20250428/90b48bc895364382ad3b01554dad760f.jpeg[/img]

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,六十五岁的德清栖居韶阳芙容江上的一叶扁舟中,于澄澈江水中觅得书法灵感,挥毫写下《书法钩玄册》。

这部六开册页(14.8×23厘米)现藏于上海博物馆,前半为书论,后半为信札。在书论中,德清提出“书虽小道,其理至焉”的论断,将书法提升至与天地同参的哲学高度。

他以“逢蒙射箭、匠石运斤”的典故阐释技艺臻于化境时的自然法则,强调书法创作需“得于心而应于手”。

[img]https://q0.itc.cn/images01/20250428/451e73a2bdbd4cdb99726ba95cf151dd.jpeg[/img]

他的字迹如行云流水,笔画间蕴含着一种超脱的从容与自在。每一笔都似有禅意,既不张扬也不刻意,恰似他修行时的那份宁静与专注。

[img]https://q9.itc.cn/images01/20250428/b0a25d616a3c4a58b7aab392d6b134b4.jpeg[/img]

启功先生对憨山大师的书法也有过多的评价,明朝有两位很厉害的和尚书法家,先有憨山德清,后有破山明。

这几百年来,像他们这样的高手简直太少了!他们的书法笔法完全继承了晋唐大师的正统,和古代顶级书法家没啥区别。

相比之下,同时期有名的文人书法家文徵明、董其昌,虽然书法功底也很强,但在 “自然灵性” 和 “禅意” 上,反而比不上这两位和尚写的字。

原诗是:憨山清后破山明,五百年来见几曾。笔法晋唐原莫二,当机文董不如僧。

[img]https://q6.itc.cn/images01/20250428/98e741c83518484d81b305e458c60eec.jpeg[/img]

[img]https://q4.itc.cn/images01/20250428/734a1fe1cb7c45bbbee17663dc28b536.jpeg[/img]

声明: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![/color]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【人文】憨山德清写的行书《书法钩玄》,笔法得晋唐正统[7P]